• 2016年07月22日农历丙申年六月十九日
  • [第62期]    第3版 版
第3版
 
龙江村到梅庄村参观学习集资建房新模式
字体大小     

    为进一步加快龙江村新农村建设步伐,解决部分群众无处安置、无地建房的问题,5月27日和6月8日,英都镇政府副镇长陈世典,带领驻龙江村工作队、龙江村两委以及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老人协会成员等,先后两次到翔云镇梅庄村参观学习。

    多年来,翔云镇梅庄村拆旧建新、集资建房模式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已成为泉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

    在与梅庄村两委干部的座谈会上,梅庄村党支部书记梁辉龙与来访的客人们分享了梅庄村村民联户建房的典型经验,他具体介绍了村民集资建公寓楼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即由几户或几十户村民自发联合起来,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由镇政府统筹组织,通过村民共同出资的方式,达到自建的目的,凸显了“农民建房”这一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本质特征。

    座谈会后,梁书记带领大家到两栋楼房进行现场参观,一栋外装已经完成的十五层大楼(可入住26户)和一栋住户已经入住的七层楼房(可入住12户),它们都是由几座旧厝翻建而成的。参观人员对这种新型住房评价都很高,认为这种集资建公寓楼的新模式有很多好处,省钱省地,整洁卫生,生态良好,又提升生活质量档次。集资建房能有效降低建房成本,比单个农户自建支付的费用省很多,不仅节约农村住宅用地,减少占地面积,而且质量更安全可靠,每家每户的建筑面积没减少,生活档次又提升,享受到绿水青山中的现代城市生活。同时,节约下来的建房用地指标不仅可以留给子孙后代享用,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更多地留住乡村特色,很切合省级生态村龙江村的发展需求。

    龙江村现有人口2700多人,目前无处安置和无地建房的困难群众上百人。由于传统观念上的禁锢,许多群众认为自己家的祖先必须在祖厝上供奉,反对拆旧建新,然而他们仅有的耕地根据国家法规相关规定,又不能用作建筑用地,这就造成了许多群众无地可建、无房可住的局面,许多社会问题由此也都凸显出来。

    英都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这些问题,通过组织这两次参观学习,大家都认为梅庄村集资建房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村“两委”信心十足,决心立足本村实际,学习、借鉴和推广梅庄村集资建房方式,充分发动群众,加快推进龙江村新农村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