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八期]    文史副刊 版
文史副刊
 
尘封60年的红色记忆
老游击队员洪宣溪口述历史:1949解放英都
字体大小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围成产60 周年。也是英都解放周年。国庆前夕,一个艳阳高照的金秋之晨,我到安溪县城,在先声小区一幢简朴的套房里,拜访了副处级离休干部、老游击队员洪宣溪同志。

    1949年春,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在南安师范学校读书,早年接触过共产党革命理论的洪宣溪,听说家乡英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已经蓬勃开展,而且领导人就是同村人洪润泽。得到这个消息,他毅然回乡,找到党组织,成为一名地下游击队员。他见证和亲历了发动群众抗“三征”,解放英都,反围剿捍卫红色政权,与南下人民解放军会师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历史。

    洪宣溪同志说,英都是名闻遐迩的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为了人民共和国的解放事业,多少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壮烈捐躯;多少英模人物出生入死,亲历惊心动魄的战斗。几十年沧桑变化,许多人先后谢世。已故的洪润泽同志,生前曾和他合作写过一篇革命斗争回忆录《南安英都地区武装斗争概况》,里面有生动而准确的记述。这篇文章先后被收入《烽火岁月》、《龙门风雷》、《武荣风雷》等书籍,载入史册。

    应笔者的要求,洪宣溪口述历史,把我们带回60年前革命斗争的烽火岁月。
 

    一、风雨前夜
 

    1947年夏秋之交,在南安英都一处名叫“大仑头”的偏僻小山村,往常寂静的夜晚忽然变得有了生气。入夜,三五成群的农民集中在洪博厚家中,弹起琵琶,哼着南曲。洪博厚是刚从马来西哑回国的华侨,他有文化,又懂得南音,就在家中办起南音小组,教唱《三千两金》、《因送哥嫂》等经典曲目。其实在这热火朝天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激动人心的秘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地下革命斗争。原来,洪博厚是马来西亚的共产党员,足被统治马来西亚的英帝国主义殖民者驱逐出境而回到家乡的。不久,为逃避英帝国主义者追捕的马共党员洪俗美也回到英都。他们两人在大仑头等地以“教南曲,玩弦管”为掩护,组织农民抗兵抗粮,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统治。接着发展到溪北的树下,西峰的龙眼林、九塔、英格等地,力量不断壮大。1948年6月,安(溪)南(安)同(安)边区的地下党组织安溪县工委派人进入英都,先后建立两峰支部(书记洪其法)和溪南支部(书记洪扁基)。同时,洪润泽和谢金庭奉命分别从厦门和香港进入英都,通过南英中学校长洪慕英安插教师,以招聘教员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同时以南英中学为据点,开辟大仑头、高闾以及仑苍、墩坂为革命根据地。1949年2月,南英中学党支部成立,吸收洪维帛等教师入党,吸收归侨马共党员洪博厚、洪俗美重新入党。并分别在大仑头、过溪塔垵成立党小组,还成功地策反当时的保长洪恭朗、洪皆在等人带着****和步枪起义,参加革命队伍。在不断壮大力量的基础上,依靠党员深入宣传,组织农会,组织武装抗征队,并在池头、树下、坂埔、塔垵等地进行夜间军事训练。
 

二、建立政权
 

    1949年4月26日,安南同边区游击队解放南安的翔云和安溪的龙门后,伪南安县自卫队奉命进剿翔云,被翎云游击队打败,退据英都,妄图扑灭英都的革命烽火。经研究,由谢金庭到安溪中心县委汇报英都暴动计划。中心县委批准这一计划,即派林金狮率安南同游击队从翔云进驻英都的西峰、坂埔、树下一带,又派安溪游击大队大队长李敬慎率部从安溪县城出发,经墩坂村进入英都。韩世芳、谢金庭、洪润泽率领英都抗征队分兵把守溪南、溪北、大仑头一带。5月15日响午,三路武装里应外合,数千群众同仇敌忾,袭击盘踞在英都的伪南安县自卫队。在鹄仔寨,寨仔箍,恒坂寨等地击溃敌军,伪自卫队纷纷投降。洪金蓄等几个农民,用锄头作武器追击敌人,缴获步枪5支。残余敌人向牛尾塔方向逃遁。这是英都第一次解放。

    这次战役俘获伪县自卫队一个班,缴获步枪30多支,驳壳枪4支。还缴获国民党政府设在英都的粮仓二座,谷子10多万斤。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决定:将缴获的仓粮一半廉价出售济民,粮款充作军需;一半拨给安南同边区游击队作军粮。(粮库的仓管员洪庵土事前已被地下党策反,所以能够顺利开仓取粮。他因此被国民党秘密抓到泉州杀害)。

    敌人不甘心失败。1949年5月16日伪保安二团偷袭安溪,重新占领县城,伪南安县自卫大队也扬言要进剿英郜、翔云。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指示英都武装人员立即撤出英都,向翔云转移。根据革命形势需要,边区工委下设7个区委,南安方面分设东田、翔云、英都3个区。5月20日,中共英都区委正式组建成立,共有党员72人,洪润泽任区委书记,洪俗美任组织委员,洪博厚任宣传委员,下辖南英中学支部,西峰支部,溪南支部。中心县委还派出姚森荣、傅一行等同志为工作组,协助英都区委开展工作。同时成立英都游击中队,计有70多人,洪润泽任中队长,洪俗美任副中队长,姚森荣任指导员。下设4个分队。5月22日,英都游击中队在安南同游击大队林金狮率领下,二度解放英都,彻底摧毁国民党乡政权。

    6月3日,由边区工委韩世芳主持,在英都的五世祠(洪氏家庙)召开了有党组织、游击队、农民、知识分子、开明士绅等各界代表参加的人民代表大会协商成立了英都区解放委员会。选举洪博厚为解放委员会主席,委员有洪维帛、洪瑞美、洪德卿、洪明皆。在边区县工委、英都区委领导下,行使乡政权职能。这是英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成立之后,还在洪氏家庙门口搭建主席台,召开群众大会。洪俗美代表区工委在会上发表演说,号召军民刚结,将革命进行到底,迎接全国解放。

    接着区委又根据韩世芳指示,在英都发展团员,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英都支部,吸收回乡青年学生入团,团员30多人。在南安师范学校闹学潮参加革命活动的洪耀来、洪培贤相继但任支部书记。团支部组织团员学习革命形势,学习毛泽东著作和党的方针政策。并在富有斗争经验的党员带领下,下乡向群众宣传党的“二五”减租、减息政策,做好迎接解放军南下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粉碎围剿
 

    自从翔云、英都以及安溪县的龙门、官桥解放之后,敌人垂死挣扎,疯狂反扑。纠集伪南安县自卫队残兵败将进犯英都,命令325师围剿翔云,派省保安二团围剿安南同边区和内安溪各乡镇。中共安溪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政治部向各游击Ⅸ发出“全面反围剿斗争”的号召。为捍卫新生的红色政十义,英都游击中队百倍提高警惕,日夜巡逻在清溪、英溪前沿阵地,伏击敌人,开展了三次截击敌船,三次反围剿的战斗,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三次截击敌船:1949年5月26日,在园美渡口截击敌船,俘获“安南同剿共联防大队”侦查组副组长林启北等4人,挫败了敌人的围剿计划。6月3日,与翔云游击队配合,在张克辉指挥下,设伏于清溪渊兜口田寮,俘获省保安二团三营营长陈忠肯,还有反动官员及家属计9人。后经安溪中心县委决定,在英格与保二团交换俘虏,换回被俘的我十三连指导员张志勤及其他群众。6月22日,游击队获悉安溪县长丘思串乘船往泉州参加“绥靖会议”,迅速赶往园美溪边伏击。丘思串弃船登彼岸潜逃,虽未击毙,但却打击了敌人疯狂反扑的嚣张气焰。

    三次反围剿:l949年5月2日,敌325师派出1200人的兵力大举进犯英都、翔云。英部游击队在董墘、西峰一带伏击敌人,有力配合安南同边区游击大队,粉粹325师扫荡。6月23日,踞富士康在安溪县城的保二团,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向英都猛扑,扬言要血洗英都。英都游击中队沉着应战,配合闽中游击队的安南连队,在圳股口、洞后寨等地机智伏击敌人以后,顺利撤退往大仑头、松树后转移。之后,征边区党委领导下,英都游击队、翔云游击队、闽中游击队安南连队三支队分三路向敌人发起还击,打得敌人丢盔卸甲,仓惶向格林坊逃窜。击毙敌人1人,伤2人。疯狂的敌人败退之时,还抓走洪润泽的父亲及弟弟。8月1日,敌方纠集新五军、保二团、安南同剿共大队、伪安溪县自卫大队、伪同安县自卫大队其5支兵力,分5路从英都、龙美、福庭、吾峰、美卿同时进剿安南同边区,形成合围之势。进犯英都的保二团,先把英都区工委书记洪润泽的住宅烧毁,继而把冲岳村群众的财物、牲畜掠夺一空,还抓走一批无辜平民百姓。英都游击队、翔云游击队、龙门游击队,会同独立支队十四连,在副指导员张克辉指挥下,与敌人顽强战斗两天两夜。十四连战士白江波负伤被俘,惨遭杀害。英都游击队第三分队副队长洪珊瑚临危不惧,与敌人短兵相接,壮烈牺牲于高闾格。鉴于敌人疯狂反扑的形势,边区党委指示暂时转移阵地。8月中旬,保二团营长朱家齐,指派林谦(林受)率一连匪兵进驻英都小学,企图通过地方反动头目,勒索英都人民黄金数斤,所谓“赔偿军费损失”。边区党委立即发出严正警告,如敢任意摊派,必将严惩不贷。并组织力量准备围歼林谦匪兵。此时,南下解放大军已经进入福建,福州解放,325师经秘密策反起义,敌人感到风声不对,于8月20日仓惶逃跑。
 

四、南安会师
 

    8月21日,南安游击大队进驻溪美,南安和平解放。英都游击队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准备迎接南下解放大军。同时,还与起义的325师协同作战,参加了攻打安溪保二团的战斗。9月中旬,党组织决定洪润泽、洪博厚、洪其法、洪俗美、洪培贤等到溪美参加会师会议,与南下大军胜利会师。姚森荣、傅一行、洪宣溪等则奉命到安溪县委报到,安排在安溪县工作。

    会师后,南安县人民政府编制成立行政区域,建立各区政权。英都编为南安县第二区,区公所设在东田。县委派杜国栋为工作队长,接受英都地下党组织。原英都游击队成员大部份编入区武装常备队。一部分在原地参加基层政权建设和生产建设。
 

五、喋血东田
 

    人民政权建立以后,国民党残余匪特不甘心失败,于1950年2月23日发动武装围攻东田区公所。区武装常备队战士临危不惧,英勇反击。在这场捍卫新生红色政权的惨烈战斗中,由原英都游击队转为区武装常备队编制的战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他们是:队长洪金斗,队员洪川尚、洪炉炎、洪维憨、洪竹水、洪火益、洪天恩、洪乌猫、邱倭祥、洪添进、洪乌肥、洪本钩、洪聪明、洪铁炉、洪金苍。同时牺牲的还有区政委胡绪和,区委组委靳三庆,以及莆田籍武装常备队队员潘祖畴。这十八位烈士的英名镌刻在英都凤山东麓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上。

    时光荏苒,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一个甲子轮回。今天,洪宣溪重新讲述当年解放英都的这段历史,为我们打开尘封60年的红色记忆之门。他深情地怀念那些冒着枪林弹雨并肩奋战们战友;他殷切地希望人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定、幸福生活;他衷心地祝福家乡英都繁荣昌盛,祝福故乡父老乡亲幸福安康!

(作者注:采写本文时,参阅了中共安溪县委党史研究室的有关史料,涉及时间、地点、人物的史实进行了认真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