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9月10日 农历戊子年八月十一日
  • [第三五期]    家乡视窗 版
家乡视窗
 
热烈祝贺国务院批准英都拔拔灯为国家级物质文物遗产
字体大小     


    一、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英都镇位于南安市西部,四面环山,形成天然盆地,唯有贯穿全镇的英溪,蜿蜒曲折流入晋江西溪。自古是英都的交通要道。英都虽然地形闭塞,却因农业发达而富甲一方,盛产稻、麦、花生、番薯,享有“金英”之誉,向为南安粮仓。历史上英都还盛产丝绸和茶叶。这些农产品,都是通过英溪的驳船载运出去销售的。还通过丰州的金溪港远销国外。英都因此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内河驿渡之一。

    英溪水上运输的繁荣,还促进了英都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托董林码头的优势形成墟市,叫“英墟”,五日一次大集,交易面幅射到附近的东田、翔云、仑苍以及属于安溪县的墩坂等乡镇。英都的粮食、油料,东田、翔云的薪炭及其它特产等大宗货物都是通过英墟交易而销往泉州的,英墟成为南安西部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在漫长的农耕历史长河里,英都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其表现在非物质文化方面的遗产最突出的是独具特色的春节“拔拔灯”会。
 

二、历史渊源
 

    元宵节赏灯是中华民族过春节的重要活动,而英都却在正月初九举行隆重的“拔拔灯”会。在农耕社会的历史时期,每年一度的春节喜庆活动,是围绕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为主要内容而开展的。英都人认为,春节是新年岁首向天祈求平安的重要节日,因此,敬天祀神大于祭拜祖先。而这一切都和一座神庙有渊源关系。

    英溪中段有一处河道较宽坦天然泊船之处,名为董林码头。据传说,清代董林码头经常有30多艘驳船进出。董林溪边有一小角落名为“陈厝”的,宋代时为陈姓船夫聚居之所。男人个个都会放船拉纤,以行船为生。英溪,险滩多,弯曲河段多,顺水行船曰“放船”,逆水行船要“拔船”(即拉纤),是一项胆大心细的苦活。为祈求顺风,船夫们从九日山昭惠庙请来海神“仁福王”分灵立庙,也叫“昭惠庙”。俗呼“董山宫”。

    九日山昭惠庙位于古南安县的县治丰州的金鸡北岸,建于唐咸通年间,系延福寺的附属。主祀乐山神,本名灵乐祠。至宋代,敕赐庙额“昭惠”,乐山神封为“通远王”。

    宋代,由于当时北方战乱频繁,陆上“丝绸之路”这一国际贸易通道日渐衰微,因而促进了以泉州港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当时的远洋航行专靠季风驱动,出入泉州港的番舶船队,夏季御西南风而来,冬季乘东北风而去。因此,每逢船舶往返季节,就由泉州郡守和提举市舶司官员,率僚属到延福寺的昭惠庙,举行隆重的祈风典礼,祈求海神庇佑番舶一帆风顺,体现了当时地方官署对海外交通贸易的充分重视和对外来客商的关怀。

    据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泉州郡守陈称的随从武官陈益在“元丰间,从守祈风南安延福神运殿,睹庙貌森严,显灵奇异,誓舍身为佐,遂植杖立化,僧泥躯奉之”。“淳佑间,累封仁福王”。这就是史称“九日山三十六奇”之一的“肉身佛”。这段史料记载陈益跟随郡守祈风,因感其显灵而舍身成佛的传奇性事迹。南宋淳佑时九日山昭惠庙的通远王有二尊从神:一是“仁福王”陈益。二是“辅国忠惠王”黄志。

    陈姓船夫从九日山昭惠庙分灵来英都的董林码头建庙,当在南宋淳佑年间。他们以航行为业,奉祀海神就是为祈求风调雨顺,庇佑航行顺利。

    宋元交替之际,泉州蒲寿庚献城降元。陈姓作为宋室功臣后裔,拒不归顺,为避杀戳,迁徙别地。陈姓船夫离开英都之后,英溪流域的运输全部由洪姓经营。至明,洪姓人丁繁衍众多,昭惠庙成为洪氏当境神庙,又在庙里增设神位,配祀太保公(即海神郑和)。

    英溪的特殊资源,是形成特殊民俗文化的环境。昭惠庙拔拔灯就是产生在这一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空间的文化表现。

    “拔拔灯”始于何时无文献记载。但昭惠庙始建于南宋时的陈姓之手,成为洪氏乡民的当境神庙是明代以后的事。群众口口相传“有董山宫就有拔拔灯”,是否可从宋代之陈姓时期算起目前尚缺乏佐证。从目前调查的资料看,拔拔灯这一民俗活动当在明朝景泰年间就已规范成形,迄今有500多年了。

    拔拔灯以粗绳系灯,由壮汉在前肩负粗绳弓身前行。体现了英溪船夫逆水行舟与自然拼搏的场景。只有陈姓船夫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将拉纤这一生产实践融合在游乐活动中。洪姓后人实际上是继承了这一形式,不断丰富定型,使之程式化、制度化。

    后来,英溪船运渐渐式微,英都乡民以农业为生。管航运的昭惠庙成了捍患御灾,司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当境神庙。一年一度的“拔拔灯”更加隆重。
 

三、基本内容
 

    以游灯为主题,并结合迎神(“仁福王”神像),穿插大鼓吹、车鼓舞、花鼓唱、“邰狮”等,形成综合性的群众游乐活动。

    拔拔灯的组织者叫灯首(俗称“灯排头”。“排头”即领头之意),每年一任,由当年新结婚的男青年报名参选,在庙中的神坛前掷筶杯决定。当上灯首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值年灯首应负责该房份游灯活动的火烛及相关的一切费用开支。还享有在游灯时亲自参加抬仁福王的神轿巡游的资格。

    拔拔灯整个活动的程序如下:

    1、供天。农历正月初九日是道教祭天的日子,是玉帝的生日,俗称“天公生”。董山村的乡民认为,无论祈求增添人丁或风调雨顺、平安吉祥,都须要天公庇佑,是一种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虔诚表现。初八晚上全家都要沐浴洗身,初九早上天未亮就要起床穿上新衣服,先给天公上供,俗称做“天公生”。

    2、敬神。做完“天公生”,接着就把三牲供品挑到昭惠庙供“仁福王”、“太保公”诸神,祈求平安。道教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在这一天,一切供品都要先供天公,然后供民间神灵。

    3、缚灯。吃过午饭,以各宗支房份组成的“灯阵”就开始“缚灯”了。每阵以一条粗大的绳索,两端缚在柱子或树干上,拉紧。在绳索上悬挂灯笼,并用细绳子固定,约50公分间隔一盏。灯阵的长短视该房份人丁多少而定,灯阵长,挂的灯笼就多,即显示该房份人丁兴旺。如果在游灯过程中灯笼烧破了,称为“出丁”,是一种吉利话。“出丁”就是添了人丁,这在农耕时代是件大喜事。

    4、会灯。傍晚时分,各房份的灯阵出发,到昭惠庙前会合。每阵领头须选一青壮年胸前缚一扁担,肩负大绳,作船夫拉纤状弓身拉动灯阵向前行进,状如拔船(拉纤)。“拔拔灯”一词由此而来。大约每间隔一米,设一人“护灯”。以往“护灯”只准男丁参加,现已不限性别。每阵各有附带1—2项文艺或武术表演项目。如:车鼓舞、花鼓唱、邰狮(舞狮)等等。在巡行过程中有时停下来表演,以娱观众。灯阵在昭惠庙前会齐,实际上是各房份人丁多少的一次大检阅。

    5、起驾。灯阵会齐后,仁福王起驾出宫,拔拔灯队伍正式启动。仁福王神轿安插在灯阵队伍的中段。仁福王神驾的仪仗有:4支火把在前,大锣、大吹、大刀、大旗开道,神轿由灯首轮流扛抬。轿后还有伞、扇等执事及一队大鼓吹。

    6、脱壳。仁福王起驾,各路灯阵开始按次序启动巡游。首先沿庙前的大片田地环行,叫做“脱蛇壳”。长长的灯阵就是“长蛇”,围绕一片耕地反复环行就是金蛇脱壳,意为春雷震动,金蛇脱壳,万物复苏。

    7、谒祖。“脱蛇壳”之后,灯阵即向洪氏家庙挺进,绕洪氏家庙巡游一环,在家庙门前大放鞭炮,表演各种文艺节目。

    8、迎灯。谒祖之后,各房份的灯阵各自返回本自然村,开始全境大巡游。游行队伍所到之处,各户都在门前燃烧篝火”迎灯”。灯首还在自家门口设供桌,让仁福王的神轿停下来,上供烧香许愿,称为”留灯”、”迎灯”。寓意迎丁、留丁。

    9、回銮。灯阵巡游全境完成之后,各灯阵可以直接回家。只留一灯阵为仁福王护驾回銮。

    10、报灯。仁福王回銮入庙,道士“做供”,灯首上香祷告,长者诵读祝文,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当年灯首的使命即告完成。接着根据各房份新婚人选掷筶杯决定新一轮灯首。旧灯首必须在当晚到新任灯首的家庭放一串鞭炮,称为“报灯”。报灯寓意“报丁”,即报告来年添丁之意。至此,一年一度的拔拔灯圆满结束。
 

四、重要价值
 

    英都拔拔灯。是闽南农村间信仰的特殊呈现,劳动群众生产活动的生动再现,农耕社会宗族繁衍的强烈表现。其重要价值在于:

    一、独具特色的春节。我国汉民族春节习俗大同小异,唯独英都春节拔拔灯独具特色。对研究我国农耕文化很有意义。

    二、游灯形式的首创。我国元宵节放灯习俗由来已久,盛唐以后,元宵节京城大放花灯成例。居住在偏僻山区的英都船夫却巧妙地利用正月初九这个“天诞”日举行拔拔灯活动,改“观灯”为“游灯”、“迎灯”,变静态为动态,是对元宵赏灯习俗的创造性改革。

    三、海上丝路的佐证。宋代崛起的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东端发祥地——泉州港,以其辉煌的业绩,引起世界关注。英都昭惠庙拔拔灯活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佐证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内河驿渡运输之繁荣,具有存史价值。

    四、民间文化的载体。拔拔灯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民俗文化游乐活动,游灯者自娱自乐,以其质朴、粗犷的风格,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且和民俗信仰、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独具特色。数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口传身授,代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足见植根于劳动人民土壤之中的文化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依附于拔拔灯而流传下来的“车鼓舞”、“花鼓唱”等等许多民间文艺形式,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自娱自乐创造出来的,具有非常粗犷、质朴的原生态。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拔拔灯,早已灭绝了。

    五、凝聚亲缘的纽带。几百年来,洪姓族人不但在英溪流域繁衍,还从英溪流域向海外迁徙,分布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南非等国家及待回归的台湾省等地。改革开放以后,洪氏族人经商置业的足迹遍及各省市自治区,有的已定居外地。每年一度的拔拔灯活动,成了凝聚亲缘族缘的纽带。许多人不远万里,回归故里参加拔拔灯,等于是回故乡过年。拔拔灯形成了每年一次的恳亲联谊活动,人们借此契机共叙亲情、交流信息,促进了宗族感情的融洽。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进入转型期,土地肥沃、粮食富足的农耕时代业已成为历史。大多数农民转为从事工业、商业活动。一年一度的拔拔灯不再是他们祈求风调雨顺或盲目追求人丁兴旺的精神寄托,反而成了各宗族房份争相显耀富裕的场合。有的采用现代化的声光设备,有的标新立异组成“牛仔队”,有的雇用西洋管乐队,“太空舞”、“街舞”穿插其间,不伦不类。这些表现都透露了拔拔灯有可能失却原来本色的隐忧。因此,返朴归真保持其原生态,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拔拔灯是英都地区农耕时代农民独有的迎春祈福盛典,是中华大地最具个性特色的正月赏灯民俗。体现了浓烈的民俗信仰,带动和保留许多相关民间文艺形式,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空间,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节录自南安英都拔拔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论证报告,作者:廖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