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视窗
( 东三现代优秀人物简介)
著名华侨实业家洪恭兰
洪恭兰(1921—2000),恭字辈,东三房二十世。1921年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英都乡坂埔(属今之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5岁随父南渡新加坡,13岁即在其父的“协成号”什货店当伙计,帮忙店务。1942年新加坡沦为日本殖民地,协成号货物被日寇抢劫一空。为谋生计,年已成长的洪恭兰改行屠猪业,艰苦经营,1948年组建裕成公司,专营饲料。尔后裕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营,又发展养殖业、制造业、旅馆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多种经营项目,组建集团公司,分支机构遍及马来西亚、泰国、汶莱、菲律宾、澳大利亚、印尼、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新加坡著名的成功实业家。洪恭兰一贯奉行“金钱财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宗旨,慷慨捐资教育、慈善事业。荣任新加坡培华学校、培道中学董事长,及其他6所学校的董事委员,新加坡文化基金会副主席、新加坡华侨总商会董事。1963年,荣膺新加坡国家元首尤索夫领赐BBM公共服务星章,1973年荣膺新加坡总统薛尔思颁赐BBM(L)公共服务星章(拿督斯里)。他爱国爱乡,带头捐资,倡建英都华侨大厦,独资创办坂埔小学,创办胡彩金教育基金会,并对南安一中、英都中心小学、良山小学、英都医院等都有捐赠。□革命烈士洪汝兰
洪汝兰(1917—1947),孝字辈(“汝”为孝字辈命字世次),东三房十九世。1917年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龙尾乡吴小垟(属今之平阳县腾蛟镇)的农民家庭。少年读私塾5年。1934年在党的地下工作者叶廷鹏等同志教育下,参加革命工作,为红军部队送信、站岗。1935年在吴小垟创办小学,亲任教长和教师,并聘请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任教。1936年参加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吴小上垟党支部书记、平安区宣委。1938年秋中共浙南特委派他赴皖南新四军教导队学习、训练,聆听了周恩来、叶挺等同志的教诲。1939年7月学习毕业后回平阳担任中共平安区委副书记兼武工队政委,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打击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为民除害。1942年任中共平阳县委组织部长,1945年兼任第二区区委书记,在基层建立基层党组织、农会、民兵,并在敌占区开展统战工作,建立“白皮红心”政权,为平阳县解放打下基础。1946年8月,洪汝兰代表县委到景宁东坑向上级汇报工作,由于叛徒告密,返回途中在瑞安县湖石渡口遭遇敌人伏击。他挺身开枪还击,掩护同行三位同志向山上撤退,不幸中弹负重伤。为了不使自身携带的党的秘密文件落入敌手,他纵身跳入江中。岸上敌人齐向江中开枪,洪汝兰身中数弹,沉入江中,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飞云江。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
洪汝兰烈士纪念碑在今平阳县。碑身镌刻着介绍烈士生平的碑文。事迹并载入《中华英烈大典》,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