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期]    文史副刊 版
文史副刊
 
洪成琳和孙中山《赞洪文襄》诗
字体大小     
  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
  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
  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
  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这首题为《赞洪文襄》的五言诗,作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写作于1905年。它是从洪成琳的诗词集录《聊记集》中发现的。
    洪成琳(1886-1964),别号陆登。南安英都人。他出身于翁山洪氏东五房的书香世家。清光绪国子监监生。他在京师求学期间,对帝国主义列强蚕食中国,清廷腐败无能屈膝妥协之种种现象,痛心疾首。辛亥革命后,南渡印尼,立志经商兴学,教育救国。曾于1917年从海外筹资回英都支持创办侨立翁山学校。尔后,于1925年东渡日本经商。
    洪成琳的远房叔祖洪汝辉(又名洪盛裕),早年侨居日本经商,常住神户。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洪汝辉是第一批会员之一,并积极出资赞助革命经费。同年孙中山到神户活动,在一次与华侨、留学生及新闻记者会见的公众场合,洪汝辉向孙中山提问:  “先生致力于推翻满清政权,此固正确无疑。但对我祖文襄公事清如何评价?”孙中山答道:“余致力唤起公众推翻满清,目的在于推翻其腐败帝制。洪文襄降清,避免了生灵涂炭,力促中华一统,劳苦功高。”嗣后,孙中山即写了一首五言诗《赞洪文襄》赠洪汝辉。该诗以“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之句肯定了洪承畴的功劳。这首诗同时还被《民报》的记者抄录在报上发表。《民报》是同盟会创办的报纸。
    洪成琳到达日本神户后,从洪汝辉处得到孙中山写的这一首诗。洪汝辉还向洪成琳详细讲述当年孙中山接见华侨、留学生、新闻记者时评论洪承畴的情形。洪成琳了解了这首诗产生的经过,十分欣喜。随即,他也写了一首题为《颂文襄伯》的诗,歌颂并阐述孙中山对洪承畴肯定的历史性功绩:
    颂文襄伯
开清良佐谥文襄,享誉逸仙多褒扬。
保全桑梓功非小,圆我河山万里长。
文韬治国平生志,武略超群屡辉煌。
中原底定寰海内,功载春秋铭史章。
                                                                                                                                                          一九二五年于日本神户
此后,他又在辗转海外的商旅活动中,与军政界、学术界名流广泛交往接触,搜集各界名流对洪承畴的评价,如:林森、黎元洪、俞平伯等人的诗或题赞。
   1937年,芦沟桥事变暴发,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洪成琳愤然离开日本,辗转越南、柬埔寨,最后在金边定居。洪汝辉则将他公司的业产拨付和他合伙经商的亲侄洪三成,让他带回祖国,捐资支援抗战。在那国难当头的非常时期,洪汝辉、洪三成叔侄,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时任闽浙赣观察使的陈肇英特授“千金报国”金字匾额予以表彰,该匾额解放前一直挂在翁山学校楼上正厅。
    后来,洪汝辉客死日本。洪三成归国后在厦门定居,他和厦门商会会长洪晓春一道,积极宣传抗战,募资支援前线。解放后,曾任厦门市归国华侨和侨眷属联谊会(简称侨联)主席。于“文革”前逝世。洪三成生前多次对人提起孙中山《赞洪文襄》一诗,并能背诵如流。以洪氏宗族历史上曾出过洪承畴这样对中华民族有重大贡献的伟大人物而自豪。
    洪成琳则终老柬埔寨,逝世于1964年。他文学功底深厚,诗作颇丰,大都以去国怀乡为题,字行间充满着深沉的爱国情愫和浓烈的思乡情怀。1948年曾将其诗作及其搜集有关评价洪承畴的诗词结为《聊记集》手稿一本,付其堂侄洪祖琛带回祖国。孙中山的《赞洪文襄》一诗亦收录其中。并附有给亲侄洪祖珍的书信一封,信中详述洪汝辉得到孙中山先生《赞洪文襄》诗的经过。《聊记集》手稿惜未付梓而毁于“文革”,给洪祖珍的信件亦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荡然无存,仅留他的侄孙洪宗义、洪宗时、洪宗贤、洪宗翰兄弟手抄部份诗稿得以传世。经整理,计得洪成琳诗39首,各界人士题赞洪文襄诗词10首,合为《聊记集遗稿》。
    一百年来,孙中山的《赞洪文襄》这首诗,从洪汝辉到洪三成、洪成琳,又从洪三成、洪成琳到洪宗义兄弟,历三传至今,为洪承畴研究保存了一份珍贵史料。追溯这段往事,洪氏兄弟不禁感慨万千。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毕生致力于推翻满清政权。而他在《赞洪文襄》一诗中高度评价洪承畴以文韬武略加速清廷统一进程的特殊贡献,体现他一贯倡导的五族(汉、满、蒙、回、藏五族为中华民族的代称)共和、中华一统的革命主张,直至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文/榕光
                                                                                                                                                                                 200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