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二期]    文史副刊 版

文史副刊
文史副刊
 
英都茶叶史话
字体大小     
  [作者:榕光]刻于东晋太元元年(公元376年)的南安丰州莲花峰石刻“莲花茶襟”,是我国最早关于茶叶的文字记载,迄今已有1600多年。当时,福建已是公认的中国茶叶主要产区,而南安则是福建茶叶盛产之地。南安莲花峰石刻见证了这一史实。
  英都古名英山,位于南安西部,群峰叠翠,山风通透,山坡地适宜栽种茶叶,自古就是重要茶叶产区,遐迩闻名。至宋代,英山已成为福建6个主要产区之一。至明代,福建茶业进入兴盛时期,名山盛出名茶,不但产量多,品质好,加上技术创新,使福建进贡朝廷的贡茶居全国之首,数量占全国贡茶总数之一半。福建贡茶品质优,品号多,被誉为“甲于天下”。其中以福州鼓山、泉州清源山、福鼎太姥山、南安英山、闽侯方山等地的贡茶为最著名。福建许多地方典籍都可找到相关文字记载。
  康熙版《南安县志》卷十九“茶之属”记载:“茶,晋江诸山皆有,南安翁山尤佳”。翁山即英山,指现在的英都区域。该县志的卷二“疆域志”还记述,“英山,产茶甚佳,名几与岕松争传,而新出香味尤远过之”。
 
  “岕松”是明朝二种有名的贡茶的简称。“岕”即岕茶,产于江苏宜兴,是明、清时期茶中极品。“崧”即崧茶,是一种配方茶,以山楂、麦芽为主要原料配合茶叶制成。康熙版的《南安县志》说英山茶可以和贡茶中的名品“岕崧争传”,可见英都的茶叶在明代已成为向朝廷进贡的名茶了。
  清代,南安以翁山茶叶为贡茶佳品。
  民国版《南安县志》卷之二“舆地志”还记载古迹岩有种植白茶,“能消氮,除积”。并记载三公山(即英山三峰的总称)有种植“凤冈茶”。白茶是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一带。凤冈茶则原产于贵州。
 《南安县志》的这二则史料说明古代英都茶农不但种植本地品种,还有引种外地品种“白茶”、“凤冈”,可见当时英都的农民很重视茶叶种植,并且努力探索引种外地茶叶的新品种。
  以上这些史料都明确记载了古代英都茶叶享有很高的盛誉。
  清末、民初、抗战,连年战乱不断,农民以种粮食求温饱为首要任务,茶叶种植渐次萧条。至共和国成立初期,英都茶叶所剩唯英山脚、霞美、洞后寨、寨仔箍等低山坡地有零星种植,且管理落后,产量很低。制作工艺也十分粗放,质量乏善可陈。共和国成立以后的19世纪50年代,随着“以粮为纲”农业指导方针的贯彻,英都以盛产粮食闻名,英都茶叶的光辉历史黯然收场。
  1960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发“万宝山”,英都也掀起了一场向山进军的高潮,当时农村人民公社已经实施体制下放,以各生产大队(即现在的建制村)成立山林专业队,专业从事开山种果种茶,英都茶叶浴火重生。
  从1960年至1990年,是英都茶叶的发展时期。各生产大队的山林专业队都建有茶场,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从事茶叶种植管理,选聘熟悉茶叶种植和炒制加工技术的老农当技术员,为了降低成本,还自办培育茶苗的苗圃,自育自用。笔者1963年就曾经到英东山林专业队的牛尾塔茶场帮工培育茶苗。当时的品种以“本山”,“奇兰”、“茗花”、“水仙”为主,也有“铁观音”,但因铁观音产量较低,所以引种得较少。那年代物资匮乏,追求产量高的品种显然比较重要,且“本山”,“茗花”也是当时的名茶。
 
  英都公社(后来改建制为英都乡、英都镇)的林业管理站负责对各山林专业队的茶叶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定期举行专题现场会,交流育苗、种植、管理、炒制加工技术等经验,每年还举行春、秋二季新茶质量比赛。茶叶不但供应本地区,还通过供销社收购,提供给国营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国际市场。当时的霞溪宝峰茶场和英东的牛尾塔茶场的“本山”茶是英都茶叶名列前茅的名品。1982年,新山林场(原英都公社社办林场,时已改为英都镇镇办林场)炒制的“奇兰”茶荣获晋江地区(即今泉州市)农业局经济作物工作站举行的春茶质量评比第一名,重振了英都茶叶的声望。(1993年版《南安县志》卷十七有记载)
  根据1992年出版的《翁山谱志》上册第四卷“山川经济志”记载,至1990年,英都的茶叶种植面积为1194亩,茶叶产量为408担(即40800市斤)。至此,英都茶叶可以说是初具规模了。
 
  19世纪90年代以后,共和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给厦门特区带动闽南金三角农村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人多地少的英都新兴了制造水暖器材产业,传统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挑战,大部分农民办厂、经商、务工,承袭了几千年漫长农耕历史的英都古镇转型走上“工贸兴镇”之路,“以农为纲”,“以粮为纲”的农业指导方针退出历史舞台,茶叶种植更是无人问津。
  进入20世纪,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茶叶再次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早已被人遗忘的“茶文化”也因为生活水平之提高重新时兴起来。发掘英都茶叶辉煌历史,发挥英都独特地理优势,振兴英都茶叶种植业再度引起英都人重视。2000年以后,先后有霞溪村的洪添发、洪瑞旭,石山村的洪丽红,良山村的洪天配、汪文思,租用集体山地办起私人经营的茶场,目前有霞溪村的宝峰茶场约200亩,格林坊茶场(碧林)200多亩,石山村的石坑茶场200亩,良山村高闾天马山的弘鑫茶场350多亩,十八弯茶场100亩等,全镇茶叶种植面积已逾千亩,种植面积恢复到19世纪90年代的种植规模。产量则翻了10倍,据介绍,2013年全镇春秋二季茶叶总产量达4000担。
  与上世纪90年代的茶业不同之处是,现在的英都茶叶从经营体制、栽培技术、制作工艺、营销方式都转型、更新、换代了。
  经营体制:个人投资,创建公司,成片开发。天马山茶叶公司(弘鑫茶场),还以该公司负责人洪天配发起注册成立南都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零星种植户95户。
  栽培技术:业主精通茶叶种植技术,还聘请农科所专家作技术总监,对土壤测试、施肥配方、病虫害防治、茶树垦复,适时采收都按科学规律办事。
  品种优化:根据市场流行趋势,以铁观音为主打品种,淘汰了一些不适合当代人口味的老旧品种,并注意保护一些有科研价值的老茶树、老品种的标本。
  制茶工艺彻底更新换代,全部实现机械化:在不降低手工制茶工艺的产品质量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先进制茶工艺,并不断更新,部分工艺逐步采用智能自动化。以往用手工摇青、揉捻,炭火烧锅炒茶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场面现在再也看不到了。
 
  营销模式:按照当代茶叶市场销售模式实行品牌化运作,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如天马山茶叶公司的注册商标“弘鑫”铁观音茶叶,2012年在南安市首届茶王赛中获得“清香型”金奖,2013年又获得“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称号。该公司不但有传统直营实体店,还进军电商领域,进入电子商城平台开店,今年又开发微电商销售。该公司现在已被南安市科技局作为铁观音种植产业化管理项目推广。
  在当今英都茶叶谋求重振昔日雄风的潮流中,还涌现出新的经营模式。民山村洪文宾创办“翁山茶业”公司,到安溪茶叶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创建英都人的茶叶品牌。注册茶叶商标为“翁山品牌”。
  英都茶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积累了厚重的茶叶文化,这是先人留给后代的丰富多彩翁山文化中的璀璨一章。笔者认为,有志于英都茶业的企业家们,必须努力弘扬翁山茶叶文化,让英都茶叶的宝贵文化资源成为振兴英都茶业的推动力。★   
                                                                                                      (本版茶山照片均为弘鑫茶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