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版
 
同心同德努力把华夏洪氏文化及宗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字体大小     
华夏文化研究会常务执行会长  洪维新
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女生们、先生们:
    大家好!
    在这秋冬之交的美好时刻,我们海内外千余名洪氏宗亲从四面八方云集美丽的福建泉州英都,参加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是我们洪氏宗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永载我们洪氏史册中的一件盛事。现在我受大会的委托,就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的有关工作讲几点意见,请各位宗员宗亲们审议。
     一、成立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的目的和意义
    成立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可以说是多少代洪氏人的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梦想。在那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经济落后、社会动荡,我们的洪氏先人再有美好的心愿和梦想,在那样的社会法制度和背景下,想成立一个世界级的洪氏文化研究会也是不可能的,他们只能通过续修宗谱、兴建宗祠、写书作画来传承洪氏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才有条件通过多少年的努力,成立世界级的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
    成立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文化得以复兴,家族文化得以传承,现在海内外许多姓氏都成立宗亲会、文化研究会,许多姓氏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宗亲活动,一些姓氏的宗亲会都已经开了十几届,有的都是世界性的宗亲活动,规模之大、规格之高都是以往少见的,有的姓氏成立专门的网站,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和办公机构,有的姓氏还办了专门的杂志、期刊和出版了书籍,这些都值得我们洪氏文化研究会学习,他们的经验也为我们洪氏文化研究会提供了借鉴。我们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正是顺应时代潮流成立的一个民间社团组织。
    成立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是传承洪氏文化,弘扬洪氏精神的需要。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我们的洪氏虽不是一个大姓,但我们的洪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不朽的文化。从五千多年前不堪被辱奋勇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氏;到不辱使命、高风亮节、扬眉金国的洪皓公;从明末清初为亿万人民免于生灵涂炭的“开清第一功”的洪承畴;到金田起义要均田地造福于亿万民众的洪秀全;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两授上将的洪学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洪氏后裔报国救民的澎湃热血,广阔疆域上留下了我们洪氏宗亲改天换地的辉煌脚印。成立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就是要传承我们洪氏优良传统和灿烂文化,弘扬我们洪氏爱国图强、不屈不饶、坚韧不拔、奋勇争先的伟大精神。
    成立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是我们洪氏宗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在事业上有长足的发展,必须整合一定的资源和渠道,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成立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就是要把我们海内外洪氏宗亲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大家共同努力,使我们在洪氏宗亲这个大家庭中寻找到温暖,在干事创业中得到帮助,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合作发展。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的目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联谊宗亲、传承宗志、弘扬宗风、振兴宗业,把我们洪氏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几年筹备工作回顾
    筹备召开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可以说是我们海内外洪氏宗亲多年的梦想,每当我们看见、听见别的姓氏成立宗亲会、研究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应该成立自己的组织,2010年12月2日,在厦门召开第十一届“世界六桂”会议期间,在洪少虎将军的提议下,部分省市宗亲共同倡议成立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筹备处,至今已有四年时间了,在这四年中,筹备处成员和海内外洪氏宗亲做了大量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活动。
    1、2010年12月22日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洪园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海内外代表共计150多人,初步拟定了成立“华夏洪氏文化研究总会”的基本框架,制订了“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章程草案”。
    2、2011年4月8日至10日,在洪皓故里江西省乐平市召开了第二次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筹备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海内外洪氏代表400多人,会议得到了乐平市委、市政度的大力支持和重视,这次会议具体搭成了“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的组织机构框架,其名称是:“华夏洪氏文化研究总会”,下设三个分会:(一)洪氏文史研究会;(二)洪氏商会;(三)洪氏基金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
    3、2011年初在江西省南昌市创建了全国洪氏宗亲网,为洪氏文化交流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4、2011年8月20日,在洪学智将军的故乡安徽省金寨县召开了第三次筹备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海内外洪氏代表50多人,初步推荐了总会部分领导人选,进一步讨论修改了“华夏洪氏文化研究会章程”。
    5、2011年9月5日,由广东梅州洪亮董事长的赞助,在香港注册登记了“华夏洪氏文化研究总会”与“华夏洪氏文化研究总会有限公司”,为洪氏文化交流打造了一个平台。
    6、2012年2月8日,受吉林省松原满族艺术院邀请,全国洪氏代表30多人在吉林省原省长洪虎及农业部长原副部长洪绂曾带领下,与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等中央及有关领导一道应邀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大型满剧《洪皓》的演出。
    7、2012年10月26日筹备处组织全国代表20人,以洪维泽为团长,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2届六桂会议,期间拜访了新加坡南洋洪氏公会,新加坡福建洪氏宗亲会,马来西亚中马洪氏总会,交流了文化,联络了感情,并得到了海内外宗亲的热情接待。
    8、2013年5月18日,总会筹备处组织海内外代表30多人赴甘肃敦煌参加“敦煌洪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
    9、今年11月,经国家工商局同意成立了“华夏洪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成立为我们这次成立大会召开奠定了基础,表明了我们这次大会的召开是合法有效的。
     10、几年来,总会筹备处积极派人参加全国各市县的洪氏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参加了在浙江温州、福建福州、泉州、英都、石狮;广东梅州、花都;安徽合肥、寿县、太湖;江西九江、抚州、婺源、鄱阳等各地洪氏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接待了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新西兰、奥地利、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海内外的洪氏宗亲回国省亲活动。
    四年来,全国各地洪氏文化活动如火如荼。省市已成立“洪氏文化研究会”的有: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贵州省、安徽省、江西省、广东省、甘肃省。海内外一些地方很早就成立了联谊会。宗亲会成立较早,工作做的较好的有:福建省泉州英都、福州市、晋江仕头、石狮;浙江省温州、丽水; 江西省乐平市、婺源县、抚州市;广东省梅州市、花都;安徽省合肥市、金寨县、寿县;湖南省悠县;河南省郑州市。
    四年来,全国洪氏文化共出文化刊物二期(杭州、乐平),洪氏家族杂志二期上海洪邦军教授与河南洪兴国教授在为洪氏文化著书立说,在四年的文化交流期间挖掘出二件洪氏家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是江西宗亲保存的洪皓父子宫廷画像,二是湖南宗亲保存的洪秀全亲笔家书,两处洪氏历史遗址,一是安徽洪皓第八个儿子完整的墓址,二是浙江3个明清牌坊,这都是我们洪氏家族宝贵的遗产。
    四年来,各地洪氏企业家为洪氏文化建设捐款捐物,其中,在安徽,我为建设一处宗亲洪学智书院捐款近150万元,奥地利宗亲洪维泽为洪皓故里洪公祠捐款50万元,安徽寿县宗亲洪刚捐款30万元筹建洪皓纪念馆,杭州企业家洪铁钢捐款300万元修建洪氏宗祠,福建英都企业家洪本灿准备捐款1000万再建英都洪氏宗祠,台湾宗亲洪加务第一个向筹备处捐款10万元,支持筹备工作的开展。2012年河南宗亲小女孩身患重病无钱医治,筹备处在洪氏宗亲网上发动大家捐款10多万元给其家属,今年又为安徽宗亲白血病患者洪梅捐款十来万元,这都充分体现了我们洪氏家族济贫助困,互助互爱的优良品德。
    为开好这次成立大会,几年来筹备处作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海内外洪氏宗亲向为我们这次成立大会作出重要贡献的筹备处宗亲及英都宗亲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三、研究会的今后工作
    成立研究会只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开头,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开了第一步,能否把我们研究会的工作开展好,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现在我就今后的主要工作讲几点意见:
    1、要积极筹备好商会、基金会和文史研究会等三个分会
    我们的文化研究会下设三个分会:即华夏洪氏商会、华夏洪氏基金会、华夏洪氏文史研究会。
    华夏洪氏商会:就是要把宗亲中的企业家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洪氏商会。这项工作拟由广东洪亮宗亲牵头负责,洪亮宗年富力强,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和实际操作能力,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在宗亲企业家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商会的发展,也一定会成为我们文化研究会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后盾。
    华夏洪氏基金会:就是在海内外洪氏宗亲中募集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主要用于资助贫困优秀学子,特困病患等,使身处困境中的洪氏宗亲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这项(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