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23日 农历丙申年四月十七日
  • [第61期]    第4版 版
第4版
 
英溪古港长潭码头稽古
字体大小     

    最近播放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传奇英都》有一个玉湖景区的镜头,湖水澄碧,微波荡漾。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秒钟时长,但屏幕上打出“英东玉湖”的字幕,眼尖的人一眼看出,这地方有些陌生,问这个玉湖在哪呀?

    其实,那是个被世人遗忘的历史古地,它曾经是从泉州发端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驿渡繁荣的古港。

    唐宋时期,泉州港已是闻名世界的东方大港了。靖康之难后,康王南渡建立南宋政权,虽然偏安秦岭淮河以南,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的王朝。由于北方连年战乱,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完全断绝,促使从泉州港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英都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且有着天然的英溪水道,因而成为泉州港内河运输的重要驿渡码头。

    当时聚居英都的王姓宗族,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开基始祖王审知的后裔,入宋以后,他们成了宋室功臣的后代,依然地位显赫。如今英东村的恒坂、走马墩等自然村,是当时王姓人口最稠密之地,因而有了恒坂的墟日集市,称为“王坂墟”。墟市是农产品集散地,当然带动运输业的繁荣。七百多年前的南宋时期,英都山青水秀,绝大部份山地并未受到开发破坏,水土不流失,加上当时雨量充沛,河道畅通,驳仔船竟能驶进英溪支流溪仔口,沿走马墩直至恒坂溪边的樟林潭停泊。

    这条溪仔,是英溪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南坪,从西南向东北流经石坑、竹仔林、沙溪坝、恒坂、樟林潭、中港、走马墩,至长潭转了个弯,一路向北在溪仔口注入英溪干流。

    “潭”是指水深宽大之处。长潭因其溪面开阔水深,且又溪的两岸有大片开阔平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形成内河运输的天然良港,最佳码头。虽然驳船能驶至恒坂,但大部份船舶还是停泊在长潭码头。当时英都出产的丝绸、茶叶、粮食、薪炭都在此装船运往丰州、泉州,繁华的商贸市场应运而生。上世纪60、70年代笔者在人民公社劳动时,我们生产队的耕地就在长潭附近。我做过田野调查,许多老农都说古代这里曾经是繁华的墟市。而我稽考长潭周边许多莫名其妙的地名,也都透露出许多令人遐思的古代商埠元素,如后埔巷、将军脚、吟下、航尾、寮尾、店仔口等等。有些地名表达的方位词都是有比对的,比如:后埔巷,似乎相对于“前埔”而言,且有“巷”,可见当时这里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建筑群。闽南语把宫殿式建筑厅堂前长长的石阶称为“吟阶”。“吟下”地名可以理解为这里古代曾有大型建筑物的存在。在“农业学大寨”的深耕广种年代,常常有社员从后埔巷、吟下等田底挖出石础、尺六红砖等建筑物构件,足证此地确实曾经有过建筑群存在。当年繁荣的商贸码头,可能有政府的官员或是管理治安的武官常住这里设署办公,“将军脚”地名可能因此而来。“航尾”是这个码头泊位之最北端,传说这里是当年卖杉木的市场,杉木是古代闽南民居建筑的主要材料,英都虽然山林茂盛,却没有杉树,必须得从外地运入。杉木市场是最占地的,所以,码头泊位的尾端且又有开阔地,在这里进行杉木交易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溪边还有一座奉祀海神的昭惠庙,座东朝西,面向长潭码头。可以想象,当年这里驳仔船接踵而来,英都物产由此梯航万国,多少商贾船夫在此顶礼膜拜,祈求航行平安,生意兴隆,香火是何等之旺盛。

    直接导致长潭港衰败的原因是由改朝换代引起的。元初,由于蒲寿庚献城归顺,元兵顺利占领泉州。然而,作为宋室功臣后代的王姓拒不归顺,元兵大举追剿,定居英都的王氏被逼四散逃难,离开英都,恒坂墟及长潭码头的繁华大戏自此黯然收场。长潭码头一带的市肆商铺渐渐地沦为废墟。后来洪姓在此开荒造田,再后来就有了农业集体化时期有社员从田底挖出古石础、红砖的事情发生。

    王姓离开英都之后,市场重心转移到了现在的英墟,董林码头位于英溪干流的中段,且无论溪面宽阔度或水的深度,都比长潭码头优越得多,取代长潭码头是顺理成章的。

    自元以后,经历数百年风云变幻,繁华的长潭码头变成废墟一片,继而变成耕地百亩,再也听不到当年的喧闹之声。

    2007年,恒阪阀门基地正式动工开建,南起龙江村龙顶,北至民山村溪仔口,占地2500多亩的带状工业园,与长潭码头旧址擦肩而过。挖掘机的轰鸣声唤醒了两岸沉睡数百年的溪埔与山坡,英东村党支部和英东村民委员会领导人访贤问老,集思广益,提出了开发长潭溪两岸的构想,在航尾拦溪筑坝,蓄水造湖,依山面水建设美丽新村。湖之东坡有白石一方,故以白玉命名新村,玉湖之名由此而来。

    玉湖景区现已建成白玉桥,完成湖岸砌坡,湖滨休闲步道水泥硬化、植树绿化,种花美化、路灯亮化和造桥筑路等基础设施,具备了白玉新村小区实体建设的条件。式微多年的昭惠庙也在复建进行中。

    玉湖景区已经成为英都东端一处新的风景。昔日长潭古地,如今变成玉湖新景。沧海桑田在这里演绎着风水轮回,古地热土重现辉煌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