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8月8日 农历壬午年六月三十
  • [第十一期]    文史副刊 版
文史副刊
 
花逢时雨发新枝 御前清曲有传人
字体大小     
        英都镇是古老的南音之乡。南音艺术在这里薪火相传,代出新人。解放后,在毛主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艺术方针指引下,上世纪的50年代,又培养了新一代南音艺术人才,在发展南音艺术活跃文化生活方面做出显著成绩。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南音艺术的传承、后继和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初期,英都镇成立了南音协会,一批艺坛老将、弦友虽能尽情讴歌,切磋技艺,但苦于大多年事已高,都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慨。
        时代终于赋予南音艺术发展的春天。在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在中小学校中开设南音课的指示下,英都学区决定以英都中心小学,幼儿园老师为骨干,建立一支新型的南音演唱队,并以此起示范作用,建立基地、培训骨干,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小学中开展南音教学。
       良好的机遇重新焕发了老一辈南音艺人的艺术青春。镇南音协会洪敦文、洪裕福老师自告奋勇,义务担任南音演唱队教师。在学区领导洪本训、洪亚城二同志重视和亲自组织下,一支新型的南音演唱队组建起来了。他们利用休息日,学理论基础、学发声、学器乐,经过一学期的勤学苦练,参加市第三届南音演唱,荣获集体弹唱二等奖,1997年创作表演的《爱我英都》、《迎宾曲》、《香港回归赞》参加南安市第5届南音大会唱,荣获演唱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爱我英都》荣获优秀创作奖。并在镇的多次活动中参与演出,备受赞扬。
       学区南音演唱队的初步成绩,大大鼓舞和增强了在小学全面开展南音课教学的信心。学区经过摸底分析,发挥龙江小学已建立南音兴趣小组的优势,确定在该校建立“南音基点校”。龙江小学的退休教师洪庵火已年过古稀,是位南音老弦友,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一家三代喜爱南音,连八、九岁的孙儿孙女,都会唱几曲南曲。曾经以家庭祖孙三代人组成的演唱队出演南音节目,参加各种晚会。其子洪双生是龙江小学教师,在他的带动下,1999年暑假,英都学区第一期南音培训班在龙江小学举办,龙江小学也因此被确定为英都学区的“南音基点校”。此后、又相继举办了第2期、第3期培训班。(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