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期]    副刊 版
副刊
 
英都的“七岩八院”
字体大小     
    【作者:榕光】历史上,南安英都向以土壤肥沃,物产丰庶而富甲一方。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加上统治阶级的提倡,唐、五代时佛教鼎兴,建寺斋僧供佛一时成为民众之善举。至宋代,统治阶级倡导儒、疺、释三教合一,佛教渐趋世俗化,信众大增,不断发展形成了英都佛教建筑的“七岩八院”之盛。唐代诗人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句,反映当时的佛教鼎兴现象。而小小一个英都乡间,唐宋时人口不逾万人,竟有“七岩八院”之多,堪称奇迹。
    岩即寺。因英都地处山区,佛寺都在山林泉石之间依岩洞而建。是佛教僧众供佛、聚居、修行之所。古人将英都“七岩”联缀成一首诗流传下来,使我们得以了解当时七岩的准确名称,诗曰:
英山夜闻滴水声,古迹岩前狮子亭,
云从古室石佛在,水到宝湖浊自清。
     这“七岩”名称依次是:英山岩、滴水岩、古迹岩、狮子岩、云从古室、石佛岩、宝湖岩。
     英山岩在荣星村英山。英山又名鹰山,是英都的标志。该岩以“英都第一岩”的地位为历代僧人所看重,以在此挂锡为荣。滴水岩在安溪县经岭村。因岩寺依巨大岩石而建,岩口终年有泉流滴水,蔚为奇观。古迹岩在英东村古迹山。本名凌云岩,岩寺雄踞高山,晨昏云遮雾绕。“古迹岩”是俗称。因县志称“有隐君寓此”成为古迹而得名。美丽的传说为其蒙上一层传奇色彩。狮子岩在英东村狮子山,狮子山常被讹为“此山”,故狮子岩亦被讹为“此岩”。云从古室在良山村。岩寺名称有一个嬗变过程。建于五代后唐的禄寿院,宋废。乡人在其旧址立书院,元代有儒生云先生在此教书。适院侧的龙兴寺废,又迎该寺供奉的祖师于书院。后人乃将寺、院、学馆三者合一命名为“云从古室”。因其是英都首开馆学的文化发祥地而蜚声海内外。1990年新加坡、印尼华侨倡议重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亲笔题额。2000年扩建。石佛寺在仑仓镇联盟村妙锋山,该岩因有宋代巨型石雕弥陀佛像而建,惜石佛毁于1958年。宝湖岩在芸林村龙湖山内,俗称“湖内岩”,是英都“七院”中保存得最好的一所。1985年以后不断个葺、扩建。
    “七岩”中的滴水岩和石佛岩的所在地,因历代行政区域变更,现已分别隶属安溪县城厢镇和本市的仑仓镇。
    清版《南安县志·山川志》对英都七岩均有记载,尤对英山岩、滴水岩、古迹岩、云从古室、石佛岩等五处列专条详述,可见其当年在南安县中之名气。七岩中现仅存云从古室和宝湖岩二处,均为南安市 人民政府宣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其余皆废圮。
 
    至于“八院,因无完整的文字记载,诸说纷纭。说得较多的有:西峰院(在石山村),昭化院(在今安溪县经岭),慈济院(在英东村)。现存宋代古塔、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牛尾塔”疑为该院的石塔),灵云院(在英东村古千山),文殊院(在霞溪村乌石),东峰院(在今祥云镇当溪)等。西峰院和禄寿院《泉州府志》记其分别建于康乾宁和五代后唐长兴年间,距今已有1100左右年了。西峰院又名延寿院,规模最大,宋代为南安名刹,有僧人90多人。至1960年墙基、柱础、马槽等石建筑遗物尚存,可见其当年规模不凡。该院还有9座塔,虽然尽皆倒塌,却留下“九塔”地名供后人怀古。有文献可考的还有石泉院,英都洪氏东四房《族谱》载其始建于宋初,是英都八院中最“年轻”的一所,至1958年亦仅剩断垣残壁而已。
    历千年风雨,“八院”损毁殆尽。2000年春,乡中热心人士筹资重建(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