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期]    特刊专版 版
特刊专版
 
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
(求是杂志原副总编,编审,历史学家)
字体大小     
    【作者:苏双碧】评价历史人物要有“严格要求的历史性”,即把历史人物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这是因为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它的历史背景,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如果不是用历史主义的方法去研究,而把历史事件孤立起来,就很难客观地了解事物的真相。当然,历史环境也有主流、支流。主流是指影响或左右历史进程的潮流,可能是代表进的势力,代表历史的大方向;也可能是违背历史进步潮流的,代表了历史的消极面。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些符合历史进步潮流的历史事件,却不一定是多数。以清代明时,由于汉族是人数多的民族,明朝成为汉人的象征。在当时三种势力,即明王朝残余势力、明末农民起义军,以及新兴的清朝,在它们的斗争中,农民起义军和明残余势力都由于战略方针的错误和腐败,不足以抵抗清兵入关。在三种势力中唯有清朝有可能统一中国,但它当时不是多数。清军凭借它的战斗力,对汉民族实行征服性的统一,  在烧杀抢掠战争中获得了战争的进展。这种战争加深了汉民族的仇恨,又为自己的战争进程制造了阻力。在这种形势下,洪承畴审时度势,决心事清,并向多尔衮献策,建议清军进军时“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亦此行,特扫除乱逆……,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州县,有开门归降者,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拒不服者,城下之日,官吏诛,百姓仍予安全。”洪承畴的献策,清军采纳与不采纳,牵涉到清军的成败问题,如果坚持对汉人实行掳掠、戮杀,势必引起汉族人民的激烈反抗。但是,清统治者在争取洪承畴时,目的是想借洪承畴的智谋入主中原。所以,当满洲贵族反对借重洪承畴时,皇太极反问他们:“吾曹栉风沐雨数十年,将欲何为?”回答:“欲得中原耳。”皇太极说了这么一段话:“譬之行道,吾等皆瞽,今获导者,吾安得不乐?”皇太极是要把洪承畴当成入主中原的引路人。洪承畴献策自然得到清廷的重视和采纳。也正因为清廷采纳了洪承畴的献策,进军取得节节胜利,很快入主中原。著名的历史学家周谷城曾借别人的话说,洪承畴事清,避免了许多汉人被清军戮杀,这当是历史事实。
   但是,对洪承畴这个献策,有些论者认为是他降清的铁证,罪不当赦。有的则认为正是因为洪承畴的献策才导致明朝的灭亡,如果没有洪承畴的献策,明朝就不会灭亡。这些说法当然是站不住脚的,是不符合历史主义原则的。当时面临的环境,是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军据山为寨,明朝残余势力打着抗清旗号,据地称雄,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那时候,什么力量能够实现统一,就符合历史的大方向;什么人为这个统一作出贡献,就是值得称颂的历史人物。如果我们不抱偏见,把洪承畴献策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这个献策就是积极的,既加速了清初的统一战争,又大大减少了百姓的生灵涂炭。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洪承畴事清,明王朝也照样要灭亡,只不过在统一战争中,增添了更多的血与火,给汉民族带来更大的灾难。